华师知研院心理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13349993564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文治街55号

家长课堂 I 嘿!你知道吗?孩子的专注力可不是“逼”出来的哟

发布日期:2022-12-12浏览次数:

经常会在一些家长群里看到这些问题:



640 (4).png

我家孩子专注力太差了,写个作业要叫一百遍妈,问他呢又没啥事……


640 (5).png

哎,我家那个也是,都不敢在他书桌上放别的东西,生怕写了两分钟就东张西望……


孩子专注力不集中这个问题,着实困扰着我们,没有正确的解决措施很容易让咱们产生深深的挫败感。


不过干着急也不是办法,你知道吗,孩子的专注力可不是逼一下就能逼出来的哟。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应对孩子专注力差的科学之道


640 (6).png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的生命成长分为8个阶段。他认为,6-12岁,也就是孩子的小学阶段要完成的最重要的功课是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


640 (7).png
640 (1).jpg


他这里所说的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指的就是专注力


培养孩子优秀的专注力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精心安排。这里就为大家提供两个应对孩子专注力差的科学法则。


1

科学法则1:理解专注力的科学时长


一切行动开始之前,我们都需要了解事物本质,培养孩子专注力也不例外。咱们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忽视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专注力时长。


孩子的专注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延长。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专注力保持的时间如下:


3~4岁,专注时间可达5~8分钟;


4~6岁,专注时间可达8~15分钟;


6岁以上,专注时间可达10分钟以上。


这其中肯定有个体差异,但能达到上面的标准,表示孩子有足够“专注时间”了。这个标准并不高,一般的孩子都达到。再换个角度想想,超过标准专注时长,哪怕是一分钟也是孩子额外努力所得的,这么想是不是轻松点? 


640 (2).jpg


对照不同年龄段孩子专注的时长,我们会发现3岁孩子没法看半个小时书是正常的。怀着焦虑和灾难化的想法来育儿,给孩子的压力会更大,孩子更难孵化出自己的专注力。


再回到咱们的法则1,对比看看自家孩子,是不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呢?


2

科学法则2:挑战与技能需要相匹配


有的时候,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由于所做的事情难度与自己的能力不太匹配。例如,让正在读一年级的孩子去尝试二年级的学习内容,诸如此类“拔苗助长”的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因为孩子们大脑和技能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


640 (3).jpg



我们经常会发现,往往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多动。怎么办呢?


第一、尽量保证孩子每天规律的运动和睡眠。前者是为了让孩子将体内过剩的精力合理地发泄出来,后者是为了让孩子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第二、让孩子学会一次只做一件事。人的注意资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质不同的事情上面,会严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发展过程中,同时进行多件事情,会损害注意力的有效集中。







如果孩子在小学阶段能体验到通过专注地完成事情所带来的乐趣,日后ta就会满怀信心地步入社会,自信可以胜任社会上的工作。


家长朋友们,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你家孩子已经足够棒了呢?

640 (1).gif

图片和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

众心理教育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方式

手 机:13349993564

地 址:武汉市洪山区文治街55号

扫一扫,加微信

华中师范大学知行实践教育研究院心理中心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9846号